1. 数据资源管理平台
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分为:数据资源规划,数据整合治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数据服务系统和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的开发及大数据分布式框架的建设。数据资源规划主要基于“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原则,梳理省流域中心各业务涉及的数据,为业务数据资源目录提供基础数据资源科学根据;数据整合治理主要完成汇聚多源异构数据,开展数据综合治理,形成标准一致的基础数据资源;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整个数据资源体系目录、标准、质量、安全等多角度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工作;数据服务系统建设数据访问接口,开发数据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数据服务统一管理,确保各类数据服务能方便快捷地被调用,业务应用系统所用的数据服务均应注册到该模块,通过平台提供的工具进行搭配并统一提供给用户;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同步;大数据分布式框架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大数据存储和管理支撑,为上层计算和应用服务提供基础。
2.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应用支撑平台是建立在一系列标准规范、通用技术和标准产品或组件之上,由支持多协议的公共与专业服务和相应管理功能组成的基础应用系统;该平台是在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之上,对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提供通用和专业的服务支撑。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包括:基础支撑组件服务、公共支撑服务系统两部分。应用支撑平台采用微服务技术体系架构,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使构建在各种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二. 应用系统建设
1. 信息监测与管理系统
信息监测与管理系统是自动化调度指挥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子系统,是防洪调度排涝运行管理业务应用的基础,系统对流域内泵闸站安全监测信息、河道水质、域内雨水情监测信息通过自动采集、人工测读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料的收集,自动采集和人工测读的观测数据录入系统原始资料库中后,可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安全状态评估,并将分析结果存入安全状态评价结果数据库中,并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可将安全状态评价结果数据以报表和图形等格式上传到调度中心。
2. 市际边界工程管理系统
市际边界工程管理系统总体功能包括信息接收处理、信息预警与发布、信息统计查询等。系统实时接收省水文系统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发送的水位、流量、闸门开度、雨量、水质等信息,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展现方式为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提供直观的边界工程相关信息。同时系统具备流域中心内部系统推送和发布预警信息的能力,除常规内网门户信息推送或发布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APP 或浏览器进行相关信息查询与设置。
3. 调度一张图系统
“一张图”主要以 GIS 地图服务为基础,对小清河流域水利工程相关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展现,具体功能如下:
3.1 展示雨情、水情、气象、水质、视频、工情等在线监测信息。
3.2 展示水功能区、水源地、断面、行政区划、河湖、测站、湖泊、涵闸、泵站、堤防、险工险段等工程设施设备的分布及基础信息。
3.3 提供各类信息的查询与统计功能。
3.4 对超警戒水位预警、超警戒雨量预警、气象预警、水质超标预警、洪水预报等结果进行综合告警。
4. 洪水预报系统
根据小清河流域洪水预报预警及调度需求,构建覆盖整个小清河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洪水预报方案体系,分析小清河洪水调度方案及相关调度研究成果,提出实时调度中的实现方式,研究建立各水库、河流防洪预报调度预案,为合理地运用防洪工程设施(水库、蓄滞洪区等),促进小清河流域水库、蓄滞洪区等水利工程科学统一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5. 洪水调度系统
整合小清河防洪、洪水预报、调度各种资源和信息,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集成支撑体系,把各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能供调度决策实际运用的防汛信息查询、防洪形势分析、预报调度方案制作与会商的决策支持系统,使小清河防洪调度真正实现信息化、科学化。
6. 闸泵站监控系统
远程泵闸站监控系统主要完成对现地泵闸站监控系统数据的采集和交换,实现对各泵站、闸门的自动监测和监控,并为防洪排涝调度管理系统调度提供基础数据,以及完成调度指挥系统的调度指令,同时根据监控的需要,采集一些水位,流量等其它数据,为与调度指挥系统的体系结构相统一,泵闸站监控需要的其它数据在其所在系统进行设计,采用同其连接的技术方案,进行数据交换。
7. 综合办公系统
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办公系统建设、移动办公系统建设、内网门户建设、档案系统接口开发。
三. 综合会商系统
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决策会商支持子系统、应急响应子系统各 1 套,为 省中心和 5 个地市分钟建设视频会议系统 1 项,小间距 LED 拼接屏 8 套,建设覆盖 省中心、地市分中心和各管理所的调度电话系统 1 项。
四. 视频监视系统
安装视频监控平台 7 台,视频监控服务器 14 台,安装各类视频监控摄像机 566 台,安装各类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72 台,无人机 6 套。
五、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南岸敷设自建架空光缆 203km;北岸与复航工程结合敷设管道光缆 162.83km, 架空光缆 22.78km。跨路处顶管光缆约 5km。安装光传输设 套,光放大设 套,时钟系统 1 套;控制网千兆核心路由器 2 套,千兆核心交换机 2 套,千兆汇聚 路由器 10 台;千兆汇聚交换机 10 台,工业防火墙 12 台,接入交换机 3 台,工业以 太网交换机 104 台;业务内网万兆核心路由器 2 套,万兆核心交换机 2 套,万兆汇 聚路由器 10 台;万兆汇聚交换机 10 台,防火墙 12 台,接入交换机 2 台,工业以太 网交换机 52 台;分中心 VPN 设 台,管理所 VPN 设 台。
六、信息采集系统
增设闸门开度仪 234 套,新建水位监测站点 156 处,雨量监测站点 53 处,新建 工程自动化安全监测 58 套,新建自动化安全监测基准点 16 处,安装渗压计 92 套。